網頁

2010-08-22

GitHub 的創業


37signals 的 Signal vs. Noise 推出了 “Bootstrapped, Profitable, & Proud” 一系列的訪談文章,訪問營收超過百萬、沒有接受創投、且已經獲利的新創公司,前陣子發現他訪問了 GitHub 這家很棒的公司。我整理了部分覺得比較有趣的內容,也裝神弄鬼加入了一些謎之音,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原文

GitHub 是啥?

提供協同作業的線上 source code 管理系統,目標在降低大家使用這些工具的門檻,真正將心力花在對程式碼的貢獻上,除此之外還提供了 git (他們所使用的版本控制軟體) 的訓練課程跟教材,贊助 open source project。

白話點說,可以將 GitHub 想成是 programmer 的 wikipedia。

business model 很簡單,如果你公開分享程式碼的話,免費。如果你需要隱藏程式碼的話,就付錢。

目前從首頁的數字來看,他們有 351,000 使用者,1,083,000 git repositories,並且每天以幾千個的速度增加,而公司成立至今不過兩年。


如何開始?

創辦人一開始是在個當地的 programming 聚會,聊到想要一個 git hosting site,並且可以容易跟別人分享的網站,然後就以 weekend project 的形式開始,(Tom 負責設計頁面跟功能,Chris 負責實作),當基礎完成後,GitHub 也順理成章地成為每天工作的平台,這樣的好處是對於網站的優點或不足自己會很清楚。
[ 謎:很多成功的網路創業一開始都是從自身的需求開始,如果自己遭遇了某些問題,很可能也會有一群人有相同的困擾,從自己切身的問題著手也會特別有感覺。 ]

結果第一版 beta 免費給朋友使用,網站很快就大受歡迎,在上面可以免費建立 public 或 private repositories,人們開始使用網站管理程式碼,沒多久,就開始有人寫 email 問能不能付錢來使用 private repositories。
[ 謎:客戶急著想付錢給你,打中需求就是這麼爽! ]

於是,GitHub 正式於2008年四月十日成立。


新創這個網站需要多少錢?錢打哪來?

一開始就是架網站的基本花費,然後登記公司大概花了幾百塊。

主要的花費還是在養活自己,一開始得去外面接顧問或作其他工作賺錢,GitHub 這邊只拿很少的薪水,堅持下去,然後隨著網站營收增加,最終讓自己的薪水達到全職的薪資水平。

文末的留言另外有提到,GitHub 一開始是由 Engine Yard 提供 free hosting,Engine Yard 是一家新的 web hosting 公司,他們需要曝光跟知名度,而 GitHub 則需要節省在頻寬上的花費,兩者合作算是個雙贏的策略。創辦人 Tom 也建議新創公司應該妥善利用異業的結盟合作,不但能省錢而且對彼此都有好處。


工作環境

辦公室在舊金山市區,但實際上像是個分散式的公司,很少會每個人都出現在公司,真正每個人每天都會出現的辦公室,是 Campfire room,(37signals 的 group 聊天室),這是比較好的方式,大家都專注在把事情作好,而不是計算上班時間。
[ 謎:想想看台灣有多少以工時為指標的公司,員工可能已經沒事了,也要故意去吃個飯,回公司再混一下才打卡下班... 對!我就是在說你的公司(指) ]


工作方式

GitHub 沒有 managers,由團隊決定哪些 features 或 ideas 優先,對哪個 feature 最感興趣的人就負責 implement。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,不過運作得很不錯,這樣確保每個人都對自己負責的東西感興趣,並且集體決定可以確保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,如果是個爛主意,顯然就沒人想去碰它。
[ 謎:真妙!小公司的彈性也在此嶄露無遺 ]

跟很多客戶的朋友關係,也能幫助釐清事情的先後順序。
[ 謎:他們提供的教育訓練課程,就是跟客戶交朋友的好途徑 ]


盡快上線

從事 web app 的工作有個好處,你作的改變馬上就可以看到效果,經驗也告訴我們,最好盡快讓東西上線,後續再修改,這讓你盡快看到別人怎麼使用新功能,好過讓它在漫長的開發過程中卡老半天。

當局者迷,沒有人想的永遠都對,也沒有人是完美的,能傾聽建議是個很大的競爭優勢,早點上線讓你看到別人實際上如何使用網站,並讓你作出回應,衝了就對了。


看問題本質

任何決定都要依照問題的本質來下判斷,決定本身要能令人信服,討論過程中也許你的學經歷會有影響,但最終還是 idea 本身好不好最重要。
[ 謎:不只是經營公司,我覺得應該期許自己有此人生態度 ]
[ 謎2:要看清問題本質,首要條件乃是能誠實面對問題 ]


有趣的事

三個公司創辦人裡頭有二個是大學輟學。
[ 謎:更多創辦人 Chris 對輟學的看法請自行看原文 ]


公司遭遇的挑戰

公司總是會有許許多多的問題,但是一旦建立了願景,或是經營哲學/理念 (philosophy),一切決定就變得容易得多。Philosophy 很重要,許許多多的問題看似獨立,其實都跟這有關,一旦建立起來,問題就容易解答多了。

GitHub 傳達經營哲學是從招募員工的時候就開始,以確保能找到適合的人,有部分會透過一起用餐來聊公司文化、理念、公司曾犯的錯誤、計劃等等... 。


給創業者的建議

去實踐,但是要聰明地作,用大腦思考,在賺錢之前 (甚至賺錢後) 要思考所花的每一分錢,專注在最重要的事,不要浪費時間無止盡地重新設計網站,或用新技術去修補問題,這些事將來都還有很多時間可以作。


結論

GitHub 之所以會成功,有個關鍵點是他將 social 的概念導入了 source code 管理上,再搭上 open source 的熱潮,就一飛衝天了。Flipboard 也是類似,將電子雜誌的概念加入了 social 的概念,爆紅。rapportive 不也是如此?將 Gmail 加入了 social 元素,也是爆紅。嘖嘖嘖~還有什麼東西是還沒跟 social 沾上邊的呢?好好想一想,混搭一下,也許下一個創業的構想就冒出來囉。

看完這個訪談,其實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,這就是 "精實創業模式" (Lean Startup Model) 的具體實踐,而我們也看到許多新創公司都是都是循著這個模式邁向成功,這個時代智慧資產才是王道,小成本就可以創造大成功,希望台灣也能很快出現些成功的案例,不要總是跳脫不了傳統的工廠思維哪 (煙~)。

最後以 GitHub 創辦人 Tom 說的一句話來結尾,他曾經拒絕了微軟30萬年薪而投身 GitHub,原因他說: When I’m old and dying, I plan to look back on my life and say “wow, that was an adventure,” not “wow, I sure felt safe.” → 我實在不能同意再多了 (狂按10個讚)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